目前分類:感覺統合影響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性格決定命運」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人生定律, 因為好性格可以替自己創造生命的貴人, 為自己鋪設平順、幸運的未來。 然而, 好性格如何培養 有幾分命定 有幾分人為?

  

    其實, 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只有兩樣:一是先天體質, 以先天承接自父母雙方的基因為基礎, 後天母親懷胎時期的飲食作息為發展關鍵; 二是先天氣質, 以精神胚胎原始內涵和特質為基礎, 母親懷孕期間子宮內外環境為發展關鍵。而這兩樣先天的體質和氣質都受後天環境的影響, 都是可以靠後天環境來改變的。

 

    如上一篇「觸覺不足的影響()」所提到, 感覺統合的第四層發展狀況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基礎, 如果前面三層感覺統合不順利, 尤其是2~3歲開始的第三層肌肉協調能力與運動企劃能力的統合沒有充分發展, 孩子後續探索環境及挑戰自我的勇氣將大受打擊, 同時影響到日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而第四層的統合也因為第三層統合不完全, 跟著無法順利進行和完成, 孩子因此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對外環境互動無所適從, 進而造成性格扭曲。而第四層的感覺統合就在六歲左右結束, 孩子在六歲左右有了性格的雛形, 這正印驗老一輩人講的「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的諺語。

 

    因此, 我們可以知道: 性格的發展建立在身體智慧的發展基礎上, 身體智慧有被開發完全, 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就強; 因為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強而自信心就高; 因為有高度的自信而產生探索環境、挑戰自我的勇氣; 因為勇於探索環境、挑戰自我, 所以身心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成長, 於是, 一個健康、快樂、自信又高能的孩子如是被養成。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身體各感覺系統嚴重發展不足時, 通常會有兩極化的表現: 一是過於敏感; 一是過於遲鈍, 而敏感和遲鈍的現象有可能會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出現。同時, 各個感覺系統的發展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任何一種感覺系統若達到中度以上發展不成熟, 最終將導致綜合感覺系統---本體覺---的不成熟。 本體覺不成熟, 大腦對身驅、手腳的形象就很模糊, 其表現行為則為非常典型的「笨手笨腳」, 亦即所謂的「發育期運用障礙」現象。

 

    我們的感覺系統中影響智力發展最直接且嚴重的就是前庭覺的發展。 而前庭覺的發展從胎兒就開始, 透過孕婦的身體活動帶動羊水的搖晃與震盪, 胎兒的前庭覺就開始與地心引力做互動, 逐漸發展成能夠説明穩定視覺焦距、辨別身體位置、調整身體姿勢以協調身體重心的重力感。

 

    造成前庭覺發展不足的原因大致歸納為:

1.    懷孕期間孕婦活動量不足、飲食不當(尤其是抽煙或喝酒, 造成臍帶收縮, 影響臍帶對營養的輸送)或長期頻繁的負面情緒;

2.    嬰幼兒時期搖抱不足、俯趴抬頭不足或爬行不足;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的性格是建立在六歲之前, 三層感覺統合---

          第一層:生存能力的統合;

          第二層:視、聽和語言的統合;

          第三層:肌肉協調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的統合---順利發展的情況下, 在六歲左右順利完成第四層感情、情操、情緒、價值觀…等的統合而形成。

 

        如果前面三層統合不順利, 那麼第四層的統合也難以順利完成, 在人生之後的數十年則難逃身體智慧開發不足的影響, 不但不能和諧地與自己相處, 還會因此無法與人、與環境和諧地相處, 嚴重影響生命的舒展與成長。

 

        嚴重的觸覺不足不但會造成孩子自我認知不足、性格形成緩慢; 三歲前影響右腦直覺式吸收學習能力; 三歲後影響左腦理解力和左右腦合作產生的創造力的發展; 青少年之後, 在不當壓力下, 更容易因為自我價值肯定不足而做出自殘、輕生或對他人冷酷無情的行為。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前庭覺

 

    前庭覺系統、觸覺系統和本體覺系統並列為三大基礎感覺系統。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有三:

 

  1. 接受臉部正前方的視、聽、嗅、味、觸資訊,進行過濾及辨識後再傳入大腦;
  2. 接受身體各關節及肌肉所傳來的資訊, 來調整頭部的方向及重心, 同時指揮肌肉及骨骼做出正確的動作, 以維持全身的平衡;
  3. 過濾與篩選所有進入大腦的感覺資訊, 以保持正常腦壓及維持正常的腦功能運作。

 

    所以, 前庭覺有大腦門檻之稱。 前庭覺功能的成熟與否是和大腦功能的成熟與否密不可分的。 更多的前庭覺敘述, 我們也將在後面前庭覺章節中詳細說明。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觸覺

 

    觸覺是全身神經細胞最多的感覺系統, 它遍佈身體的各個部位, 神經細胞的形狀也是最多樣的。更重要的是, 觸覺系統是所有感覺系統的基本感覺通路, 它的發展完善與否影響了其他感覺系統的發展。

 

    觸覺刺激的滿足除了可以説明其他感覺系統的發展外, 還可以安撫情緒、促進血液迴圈、調整體溫、提升免疫力。更多的觸覺相關敘述, 我們在後面觸覺章節中將詳細說明。

 

    觸覺不足的現象早在幼兒時期就可以明顯看到, 例如: 愛哭、情緒轉換困難、怕生、打人、咬人、有戀物僻、膽小、容易受驚嚇, 或打針不哭、摔跤不疼、愛扔東西或推倒積木、人來瘋、自己打自己的頭或拿頭撞地等。

 

    但是由於感覺統合觀念不夠普及, 許多家長會誤認為這些都是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產生的行為, 長大就會好。 事實上, 小時候不做感覺統合訓練來調整, 長大以後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 例如: 愛哭和怕生會變成壞脾氣, 打人、咬人會變成愛打架, 有戀物僻會變成安全感不足、自我認知不清, 膽小和容易受驚嚇會變成體弱多病, 疼痛感不足會造成安全意識薄弱, 愛扔東西會變成習慣性破壞行為, 人來瘋會變成容易興奮而喜怒無常, 自己打頭或撞頭會變成疑神疑鬼、不容易專注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味覺

 

    味覺和嗅覺同時影響了我們對生活品味的要求標準。 良好的味覺系統讓我們能夠面對美食細嚼慢嚥, 讓我們能夠在感受食物美味的同時, 產生愉快和滿足的心情, 通過愉悅心情的刺激, 大腦會產生讓人放鬆的內分泌, 借此調整各部位緊張的狀態。

 

    味覺的刺激還影響到大腦對口腔發音器官的管控能力, 從小缺乏咀嚼訓練, 常食流質細軟食物的孩子, 通常會有語言發展緩慢及挑食、偏食現象。

 

    從小被餵食到大的孩子, 不但精細動作能力發展不足, 對正常吃飯也極不感興趣。 因為被餵食過程中, 家長常常按照自己的感覺來要求孩子進食, 不論在速度、飯量、味道或菜色上。 許多家長把餵食孩子當成艱巨的任務, 導致孩子吃飯的氛圍相當緊張, 孩子越吃越消瘦。

 

    另有餵食孩子的家長, 為了讓孩子安靜地把飯吃完, 常常在餵飯過程中提供玩具給孩子玩或打開電視給孩子看, 造成孩子食不知味, 培養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嗅覺

 

    嗅覺系統是感覺資訊唯一不通過大腦中轉站處理, 而直接進入大腦功能區的感覺器官。在演化過程中, 嗅覺扮演著保護生存的警覺功能, 聯合味覺功能, 嗅覺可以聞到空氣中飄著的各種資訊, 快速對危險資訊做出警覺反應。

 

    所以當我們感冒導致鼻子不通或嗅覺失靈時, 我們會發現我們對周遭環境的危險線索察覺能力下降了, 需要保持警醒來熬夜讀書的能力也很難維持長久時間。

 

    鼻子除了掌管我們的嗅覺之外, 也是主要的呼吸通道。 呼吸不順暢會引發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緒暴躁及睡眠品質差等問題。 但除非有嚴重危害生命的風險, 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破壞自身原有的感覺器官。

 

    數年前曾在網路新聞上看到一篇專題報導:呼吸之痛。內文描述許多鼻炎患者因為難忍鼻塞、流涕等相關症狀之苦, 接受了微創手術過度將鼻甲切除。 但是這樣不但沒有減輕痛苦, 反而變成更嚴重的空鼻症, 鼻腔過於乾燥而引發鼻塞、鼻咽不適、咽部乾燥、鼻腔濃涕、注意力不集中、有窒息感、血性分泌物、煩躁、抑鬱、惡臭、嗅覺減退、焦慮等, 其痛苦甚至引發患者自殺的念頭。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聽覺

 

    聽覺的產生是因為空氣中的聲音振動耳(), 鼓膜將振動傳給聽骨, 聽骨擴大了振動再傳給耳蝸, 振動在此轉為電流繼續傳到大腦功能區, 於是大腦感知到耳朵聽到聲音了。

 

    語言能力和聽覺系統有很大的關係。 聽覺系統受到破壞時, 傳入的聲音將與實際的聲音不同, 所以會影響發音的學習, 造成口齒不清。 如果在聽覺系統尚未被過大的噪音破壞前, 大腦即發出保護聽覺器官的指令, 那麼耳朵對於聲音的接收就會產生聽或不聽的選擇, 造成孩子對於周遭環境的聲音產生選擇性的遮罩現象, 於是減少了語言的輸入, 當然就影響了語言發展的進度。 有些孩子甚至變成習慣性遮罩人聲, 造成自閉傾向。

 

    後者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常見於家裡有大嗓門說話或電視聲音開太大聲的習慣的家庭。

 

    另一種會產生聲音遮罩現象的孩子, 是由於家長對孩子要求過多、過於嚴格, 但卻沒有有效的引導方法造成。 家長總是隨時對孩子叨念、重複規則、要求孩子認錯、要孩子承諾下次不再犯、強調自己已經教過好多次, 為什麼孩子還沒記住等等, 家長本身卻從來不改變這種無效的方式, 造成孩子聽覺疲憊, 心理有壓力, 而使孩子做出消極的自我保護反應。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視覺

 

    眼球的構造讓我們能夠通過眼睛收集到各種關於明暗、顏色、形狀、大小等外界資訊, 結合其他腦功能區的運作, 可以讓我們瞭解距離、層次、方位、比例等關係。

 

    通過整體大腦神經的運作, 我們的視覺系統具有追蹤、聚焦、辨位、辨色、記憶、泛視(視覺寬廣度)、變焦、類比類推、對應評估、立體與平面相互轉換等能力。 視覺系統和手部動作是人類依賴最多的兩個部位, 在大腦皮層所占的面積也是最大的。

 

    如果視覺系統發展不完全, 根據嚴重程度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功能不全或功能障礙, 例如: 容易造成讀寫困難、掌握立體空間物體相對位置困難、幾何圖形辨認困難、畫圖或認字困難、容易迷路、容易認錯人等現象。這部分我們在前庭覺的章節中再細講。

 

    現代兒童多有視覺功能不成熟現象, 很多跡象其實在幼兒時期通過感覺統合測評是可以及早發現, 及早矯治的, 而且效果也會非常快。 但大多數孩子都要等到上了小學之後才會被發現, 矯治起來就相對有壓力。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一切行為, 包括學習、表達、生活自理、人際互動、情緒管控、環境適應、健康狀態,  都離不開感覺統合的運作。

 

    感覺統合能力是生命本能, 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 通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 將資訊傳入大腦各功能區, 稱為感覺學習

          大腦將這些資訊整合, 做出決策,  再通過神經組織, 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 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

 

    舉例而言,  當我們遇見一個對我們熱情打招呼的外國人時, 首先眼睛會先看到這個人的外貌、 表情和動作,  然後耳朵會聽到對方打招呼的語言、 音量和語調。  這些資訊將因個人感覺統合發展狀態的不同,  而傳給大腦不同的信, 或者大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覺統合訓練和一般的體能活動不同,  它對足量的針對性刺激要求比較, 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心理狀態、認知教育和教育引導技術。  

          對足量的針對性要求高是因為各個感覺神經系統的運作和影響範圍都不同,  對腦功能產生的刺激和影響也不同, 錯誤或不當的刺激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提升身體能力, 反而還會造成組織傷害或腦功能的反向作用, 引發機體對某種感覺刺激的強烈追求或過度逃避, 造成自身、家長和教師的困擾。

 

    在大腦細胞連結的過程中, 我們也看到神奇的優勝劣汰機制,  這種現象會持續到十二歲, 甚至持續到更大的年紀。 所以, 為了讓孩子的大腦功能開發到個人的最大程度,  感覺統合訓練是必須持續一段很長時間的 (至少到12) , 這將考驗所有父母的毅力和耐力。

 

    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 營養、 愉悅的心情和足量的針對性刺激一樣重要!

充足的營養 (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為主) 可以維持細胞的健康與活力, 愉悅的心情可以促使身體各部分泌或抑制各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γ胺基丁酸、腎上腺素、皮質醇), 使體內形成有益神經功能行使的良好環境。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決定了他個人創造幸福的能力。綜合素質包含學習力(悟性)、智力、創造力和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又由身心健康狀態、性格特質和價值觀、人生觀…等等思想信仰組成。

 

    創造幸福的能力大者, 能創造百人、千人的幸福; 能力中等者, 能創造個人家庭、身邊親朋好友的幸福; 能力小者, 能創造自己個人的幸福。 如果沒有創造幸福的能力, 不但自己感受不到幸福, 還會成為他人幸福的絆腳石, 損人不利己。

 

    所以, 培養創造幸福的能力需先培養個人的綜合素質; 想要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需先全面開發身體智慧, 使其具備接收、辨別及處理外來及內在資訊的敏捷效率, 以此成為發展智力、創造力和人格魅力的基礎。 其中, 人格魅力形成的起點在於性格的培養; 性格形成的關鍵在於身體感覺統合的狀態。

 

    身體感覺統合的狀態在幼兒時期受到生活成長環境及愛的滿足感的影響很大, 成年之後受生活環境及自心意志內涵及品質的影響很大。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類和其它動物比較起來, 有兩個特別「不自然」的身體結構, 一是頭重腳輕, 卻能直立行走; 二是皮薄毛少, 卻能在各種氣候生存。這是上天優寵人類, 對人類的恩賜, 在人類的細胞基因裡埋藏許多智慧種子---生命本能, 只要能夠順應生命自然生長規律, 身體就能長得健康, 生命自然常感快樂。但是, 「順應生命自然成長規律」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專業範疇, 一般父母已經不易習得, 因此, 現代的小孩能夠「順應生命自然成長規律」成長的, 已經很少、很少了。

 

        剖腹產即是逆反生命自然成長規律的現代文明現象之一, 早期時興剖腹產的流行觀念是: 剖腹產能夠減少生產過程的痛苦, 產婦恢復身材快速, 嬰兒的出生可以選擇良辰吉日。後來, 當大家普遍知道剖腹產會造成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缺陷時, 無奈各種因素仍然使許多孩子無法順產, 例如: 父母基因潛藏的健康危機, 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母親體質不佳, 導致孕期無法充分運動, 造成胎兒胎位轉換不順利; 孕婦營養不足, 臨盆時體力不足; 生產過程中突發的緊急意外…等等。

 

        剖腹產使孩子喪失生命中第一個觸覺學習, 而且順產的觸覺力度和對身體產生的深層影響在往後的生命裡是沒有機會再得到同等經驗的彌補的, 因此, 剖腹產的孩子應該在0-6歲期間大量彌補觸覺刺激, 以減少孩子因為觸覺不足產生對外界環境的種種不適, 造成自身身體的干擾導致學習無法專注。順產的孩子雖然身體基礎相對而言較剖腹產的孩子好一些, 但是, 若在0-6歲期間沒有好好全面、充足地給予各種感官刺激, 包括觸覺刺激, 促進其感覺統合的發展, 那麼, 同樣會產生因為觸覺不足而形成的各種身體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局限。

 

        到底什麼是觸覺不足 觸覺不足的行為表現為何 對孩子的生命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的感覺系統中影響智力發展最直接且嚴重的就是前庭覺的發展,前庭覺的發展是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的,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沒出生時,透過媽媽的身體活動,從而帶動羊水的搖晃與震盪,這時胎兒的前庭覺就開始和地心引力做互動。出生後,逐漸發展為能夠説明穩定視覺聚焦、辨別身體位置、調整身體姿勢以協調身體重心的重力感。

 

    我們都知道感覺統合是由身體內外接受刺激後所產生的自然行為,而它整個過程的形成第一步先由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接收到各種感覺資訊,這個時候需要觸覺發揮它巨大的作用,第二部由前庭覺發揮作用來過濾和篩選前面所接受到的感覺資訊,並將其傳送至大腦進行辨別和整合,第三部通過辨別和整合後,最終指揮我們的身體做出相對的反應,這一系列的過程都離不開觸覺和前庭覺,它們任何一項感覺系統發展不好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同時也會影響本體覺的發展。

 

    前庭發展不足的幼兒在做雙腳跳和單腳跳、跳遠、跳高等動作時, 會顯得很笨重,學習跳繩、跳皮筋會很困難;下樓梯會比上樓梯慢,甚至會顯得很害怕,手會緊緊的抓住欄杆;登高時會覺得頭重腳輕,不敢向別處看或走動,會儘量避免從高處向下跳的動作;當地面有高低起伏時動作會很緩慢、笨拙,因為怕自己會絆倒或摔跤;有的甚至在平地走路也容易被自己絆倒或摔跤,動作反應很慢,有時摔跤時手不會做出保護頭部做撐地的動作;在眼睛看得見的情況下還是會不小心碰到桌椅、水杯或身邊的小夥伴,常常估測不准自身與身邊人事物的距離或方位;對不尋常的移動,例如:上下車、在車中從前座移到後座、走不平的路面或從斜坡上往下沖跑,動作特別緩慢,甚至經常摔跤;旋轉時會很容易失去平衡,會因為車在行駛中轉彎太快或坡度太陡而受到驚嚇;儘量避免翻跟頭、打滾、倒立等動作;對遊樂場的遊樂設施即喜歡又害怕,比一般孩子更需要他人的輔助;外出時會很容易迷路,方向感和距離感很差,對立體空間景物或物品相對位置記憶困難。

 

    孩子進入學齡期後, 本身擁有正常的智力,健康、活潑,但學習閱讀和算術卻很困難;經常容易出現讀書跳行跳字、或前後字念反、漏字等現象,寫字也容易偏旁部首寫反、或者出現把拼音b.p.q等字母看反等情況;眼睛不靈活,經常要找的東西就在眼前卻怎麼也看不到;還有部分孩子對於看圖搭建積木、繪畫構圖或者從複雜的背景中分辨出特定圖形資訊等遊戲, 都顯得很吃力, 甚至做不到;很難一眼辨別出不同尺寸的相同物品,例如:不同長度的積木、或不同大小的積木,很難將其按照大小或長短順序排列整齊;對於不規則圖形的拼圖總比別人差;蠟筆塗色或鉛筆寫字都不好,比常人速度要慢,而且經常容易超出輪廓或方格之外;學習打結、系鞋帶也都很困難;拍球或接球有困難,投球時很難維持固定方向或很難投中目標物;不喜歡移動性的玩具,看書眼睛很容易累,卻可以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追視移動中的物體有困難;做事沒秩序,組織能力很差,條理很混亂; 經常聽而不聞,別人叫他很多遍都毫無反應,或者經常以“啊?”來回應對方,需要對方再重複一遍。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觸覺是整體神經通路的發展基礎。

   觸覺是整體神經通路的發展基礎。

   觸覺是整體神經通路的發展基礎。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人類的整體發展,如果沒有觸覺這個基礎,就如同建造一棟大樓沒有打地基一樣,不管計畫在上面構建多麼宏偉的藍圖,終究也是徒勞無功。

    在大量測評過的孩子的感統狀況中,最常見的失調現象就是“觸覺發展不足”。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易感統發展檢視表

  小博的父親是大學電機系的助理教授,母親是諮詢系的講師,大家都認為「虎父無犬子」,對小博寄望很高。父母自然把小博當資優兒對待,買各類型的兒童讀物供兒子閱覽。

  當老師向家長反應「小博上課不專心、愛講話」時,母親覺得十分意外。到學校跟老師當面一談,才知道問題還不只如此。小博平日的人際關係差,常遭同學排斥,即便學業成績也不理想。瞭解真相後,母親好像從雲端墜落到地獄,深感震驚與惶恐。

  從小就是天之驕子,長大後也是「人中龍、人中鳳」,受盡禮遇與尊寵的這對父母,無法理解也無法承受這個事實。幸好大阿姨兒女都大了,正值空巢期,有空帶小博去醫院看兒童精神科,弄清楚問題癥結何在。

  感覺統合訓練師分析成因及現況,原來媽媽懷小博時,正值寫博士論文,忙得昏天暗地,壓力太大,對孕育中的胎兒埋下不利的因數。小博出生後,又缺乏父母引導從事適合其年齡與發展層次的活動。目前小博呈現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需要父母撇開基因上的驕傲,踏實地跟孩子多接觸,以他喜歡、能吸收的活動方式,提升發展才是當務之急。

 

掌握0-6歲幼兒成長的生理優勢,

感統訓練讓健康的孩子更優秀!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