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前庭覺

 

    前庭覺系統、觸覺系統和本體覺系統並列為三大基礎感覺系統。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有三:

 

  1. 接受臉部正前方的視、聽、嗅、味、觸資訊,進行過濾及辨識後再傳入大腦;
  2. 接受身體各關節及肌肉所傳來的資訊, 來調整頭部的方向及重心, 同時指揮肌肉及骨骼做出正確的動作, 以維持全身的平衡;
  3. 過濾與篩選所有進入大腦的感覺資訊, 以保持正常腦壓及維持正常的腦功能運作。

 

    所以, 前庭覺有大腦門檻之稱。 前庭覺功能的成熟與否是和大腦功能的成熟與否密不可分的。 更多的前庭覺敘述, 我們也將在後面前庭覺章節中詳細說明。

 

    在觸覺和本體覺的協助之下, 前庭覺功能使我們能夠讀書、寫字, 學會開車、打球, 自己的衣著打扮可以自己打理妥當, 與人交往時, 能夠行止得宜、受人信賴與歡迎。 這些都是因為前庭覺和我們的肌肉張力、肢體平衡、協調、左右腦發育、身體成長等有密切關係。

 

    和觸覺不足一樣, 許多幼兒在小的時候就出現明顯前庭覺發展不足的現象, 而家長也是忽視不理, 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許許多多的挫折與打擊。 這些前庭覺不足的行為包括坐不住、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愛摔跤、容易迷路、容易認錯人、簡單的圖形學不來、喜歡爬高跳低、愛轉圈、笨手笨腳、容易弄壞東西、和人說話時不看人眼睛、記憶力差、理解力不足、反應慢、容易興奮等。

 

    部分家長因為讀不懂孩子的行為, 基於錯誤的教育觀念(希望保護孩子的安全), 很多人會開始限制孩子活動, 不准孩子亂跑亂跳, 要求孩子要乖乖坐好、安靜坐好。 結果孩子根本就無法聽從指令, 常常把自己弄傷或把別人弄傷, 造成家長很大的壓力。 有些家長基於【孩子講不聽】, 加大了對孩子管控的力度, 導致孩子在家長面前是安靜了下來, 但家長一不在身邊, 馬上「原形畢露」

 

    若家長再加大管教力度, 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或體罰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也許可以「乖」得更久, 但是, 在心理上, 已經被抑鬱而造成傷痕, 將來的性格發展多呈現兩極化。 一是容易暴怒, 一是容易退縮。 原因在於孩子本身對「自己為什麼靜不下來」和「為什麼家長會對自己這麼兇悍」感到納悶不解。 對外, 孩子自己無法交代自己的行為; 對內, 孩子自己無法接受他人不尊重、不公平的對待。 所以從小到大內心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沒有歸屬感。

 


 

    明哲即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 從小父親要求嚴格, 母親忙於工作, 明哲嚴重感覺統合發展不足。 進入幼稚園之後, 明哲就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 他不斷出現跑、跳、推、打等行為, 也不停地讓自己和別人受傷。 所以, 因為老師的拒收, 明哲三年換了三所幼稚園, 進入小學之後, 明哲的自我彌補行為有增無減, 所以, 同樣的原因, 六年換了三所小學。

 

    由於父親過早地嚴格管教, 加上明哲的感覺刺激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 在明哲初中階段, 他因為明白自己的生理需求引發的自然行為和他人期待的行為表現有所不同而開始安靜下來, 從小學的開朗活潑變成了謹慎和緊張。

 

    這時明哲的感覺統合狀態由強烈的自我彌補轉為明顯的觸覺敏感, 他隨時暗地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 也隨時對他人的舉動高度警覺和防備, 這樣的感覺統合應用之下, 明哲鍛煉出機警又靈敏的腦袋, 但卻把自己的能量不當消耗而整個人變瘦, 同時經常胃痛。

 

    在初三那年大考失利之後, 明哲整個自我認知和自信受到重擊, 當年八月獨自在家「自閉」了一個月, 他誰都不見, 也不說話, 連吃飯都是老奶奶從一樓端上去, 等他吃完後再上樓把盤子端下來洗。

 

    九月上了專科學校之後, 明哲又開始出現感覺刺激的自我彌補行為: 飆車、熬夜打遊戲、喝濃咖啡、交女朋友、上床。 他的行為變成非常典型的觸覺敏感, 終年穿著長袖衣服, 喜歡和朋友聊天卻不喜歡和人有身體碰觸, 在陌生人面前不喜歡說話也說不出真正想說的話, 喜歡製造大聲響。 直到結婚之後, 這些行為都還繼續延續, 甚至對陌生環境適應不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造成明哲在人際關係上、職業發展上和婚姻上都受到較大的挫折。

arrow
arrow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