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孩子生病、受傷或受委屈, 父母總是那個最心疼、不捨、陪孩子掉眼淚, 甚至孩子沒哭, 自己就止不住淚水的人。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0-6歲是最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生命成長期, 這時候的孩子處於吸收性心智狀態, 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總是先接受、感受、嘗試分辨、理解, 最後透過成人的行為反應和觀念傳遞, 孩子才逐漸建立對各類事件的認知, 釐清自己對各類事件的好惡, 然後形成是非標準、價值觀和社會觀。同樣的, 這時期的孩子也是最沒有行為規律和道德準則的, 他們順應自己內心深處自我完善的本能慾望, 受著各自家庭給予的教育影響, 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斷地探索自己、探索外面的世界, 於是, 過程中難免出現「不當」行為, 這些「不當」行為常常引起孩子和孩子之間短暫的不愉快, 甚至引起家長和家長之間較長時期的誤解和隔閡。這就是部分家長非常困擾的:我的孩子被欺負了, 怎麼辦?

    首先, 我們要先明確「被欺負」的定義。在完全沒有「新仇舊恨」的前提下, 有人故意傷害我們, 被傷害的我們算是「被欺負」了。  所以, 真正符合「被欺負」定義的幼兒互動行為就變得很單純、很稀少。家長在處理孩子疑似「被欺負」的事件時, 重點應該在於教孩子「如何躲避危險」 , 而不是有意或無意地引導孩子學會「記仇」。例如:看到孩子臉上有抓痕了, 許多家長一開頭就直接問「誰打你」, 這句「誰打你」就暗示了孩子要「找仇家算帳」, 無形中建立了孩子「我的痛苦都是別人的過錯」以及「有仇必報」 的錯誤認知, 甚至誤導了孩子建立在處理非常事件時, 一定要找到人來定罪的偏差觀念。如果家長把「誰打你」改成「怎麼了」, 給孩子冷靜回憶事實、慢慢完整地組織語言的時間, 不催促孩子、不焦急、憤怒而影響孩子的情緒, 平和引導孩子盡可能地說出完整的事情經過, 如此不但示範了良好的非常事件處理技巧, 還教育了孩子客觀、理智地看待一切人、事、物, 將來可以避免「情緒化」所帶來的「傷人傷己」。

    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有以下幾種情況容易受傷:

    一、活動中被物件劃傷, 例如:教材、教具的邊角, 同學或老師的指甲、衣服上的拉鍊、鈕扣或頭髮上的髮夾, 書包背帶或吊飾, 噴砂的牆面或情境布置用的紙箱道具邊角…。這些傷痕的產生通常都是因為大人、小孩的不經意一個起立、蹲下、轉身、後退、疾走轉彎、隨意擺手或自然取物等正常行為和動作造成的, 無法完全防範, 更不能歸咎於人。

    二、幼兒互動中施力不當, 例如:兩人搶玩具, 雙方力量不平衡時, 拉力較大的一方會失去重心造成後退或跌倒, 而在後退或跌倒的過程中擦撞到身邊的物品, 造成受傷;或者手中的物品直接撞擊到自己的臉部、唇齒或頸部而造成受傷。有些孩子因為感覺通路未連結完成, 下手不知輕重, 在向同伴表示友好時, 過於用力拍打對方或推人, 造成同伴驚嚇或身體失衡。上述這些事件也是無法完全責怪某一方的, 但這類事件往往最讓家長「難辨是非」, 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孩子無辜的感情傷害。

    三、孩子在探索活動中的操作失誤, 例如:自己拉拉鍊時, 夾到手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操作教具時, 嘗試其他方法而弄壞教具, 同時戳傷了自己;排隊行走時, 因環顧四周而未注意到與前面小朋友的距離, 踩到前面小朋友的鞋子, 雙雙跌倒;上廁所時, 偷偷玩水、玩得興奮了, 滑倒在自己弄濕了的地板上;觀看牆面或走道邊的教學情境布置而踩空了階梯;玩遊戲時, 硬要擠身到非遊戲區進不去的牆角裡, 把自己擦傷了…。這些傷害可大可小, 但對孩子的教育卻不能因噎廢食, 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從出生開始就依據孩子的生理發展, 提供孩子安全而豐富的環境刺激, 讓孩子更早地完成腦部網絡的建構, 以培養其靈敏的環境對應能力。

  

    對於孩子受傷或被同伴推、打、責罵, 家長第一要做的事應該是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 當自己的情緒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整理之後, 再和孩子一起釐清事實、解決問題或澄清觀念。當我們向孩子示範了「客觀」, 孩子將學會「公正」;當我們向孩子示範了「寬容」, 孩子將學會「愛人」;當我們向孩子示範了「溫柔」, 孩子將學會「勇敢」。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導師, 而我對「師者」的定義是: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值得他人學習的人。故為人父母者, 責任重大, 影響深遠, 戒之!慎之!

arrow
arrow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