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人生定律, 因為好性格可以替自己創造生命的貴人, 為自己鋪設平順、幸運的未來。 然而, 好性格如何培養 有幾分命定 有幾分人為?

  

    其實, 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只有兩樣:一是先天體質, 以先天承接自父母雙方的基因為基礎, 後天母親懷胎時期的飲食作息為發展關鍵; 二是先天氣質, 以精神胚胎原始內涵和特質為基礎, 母親懷孕期間子宮內外環境為發展關鍵。而這兩樣先天的體質和氣質都受後天環境的影響, 都是可以靠後天環境來改變的。

 

    如上一篇「觸覺不足的影響()」所提到, 感覺統合的第四層發展狀況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基礎, 如果前面三層感覺統合不順利, 尤其是2~3歲開始的第三層肌肉協調能力與運動企劃能力的統合沒有充分發展, 孩子後續探索環境及挑戰自我的勇氣將大受打擊, 同時影響到日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而第四層的統合也因為第三層統合不完全, 跟著無法順利進行和完成, 孩子因此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對外環境互動無所適從, 進而造成性格扭曲。而第四層的感覺統合就在六歲左右結束, 孩子在六歲左右有了性格的雛形, 這正印驗老一輩人講的「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的諺語。

 

    因此, 我們可以知道: 性格的發展建立在身體智慧的發展基礎上, 身體智慧有被開發完全, 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就強; 因為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強而自信心就高; 因為有高度的自信而產生探索環境、挑戰自我的勇氣; 因為勇於探索環境、挑戰自我, 所以身心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成長, 於是, 一個健康、快樂、自信又高能的孩子如是被養成。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例一

   小杜(小名,五歲多,男生),因為之前生病,請了一周的課程,然後接著就開始放元旦,所以相隔了大概兩周的時間才回來上課。這週四上課的時候,一節課的訓練內容整整花費了1小時45分鐘才完成。整堂課下來,前半部分每項訓練內容他都是很專注,且能堅持,到後來,體能消耗越來越大,他顯得很累很累,然後每完成一個項目他就會對著媽媽大喊:我討厭你!我累死了!我不要跟你們玩了!偶爾還忍不住撕扯媽媽的頭髮,打媽媽。然後媽媽都會很有耐心地抱抱他,鼓勵他堅持到最後。今天(週六)是複習課,同樣的訓練內容及運動量,小杜只用了約一個小時便能完成任務了,且一節課下來,他的情緒相對都較穩定。 

 

   小杜的運動體能及能力和同齡孩子比較,都是相對較強的, 只是有一點感覺統合上的不足導致他脾氣容易暴躁那就是“大腦雙側分化不全”。大腦雙側分化不全會使大腦下達到神經末梢的指令不能清晰,從而導致小孩用力不當,體能提早消耗而很難堅持專注,最後自我打擊,對親密的人發脾氣等。如小杜媽媽所描述,以前小杜寫字的時候,基本是全身用力的,所以很快就喊累。還有之前要掰開餅乾時候,本來想掰開一半,最後居然整個餅乾碎掉。

 

   經過感統訓練以後,小杜明顯變化很大,一個就是寫字越來越輕鬆了,抓握力把控越來越好。這周給我分享消化餅,一掰開就是對半,所以媽媽說很厲害,以前這樣掰的時候肯定會全碎掉的。相隔很久不來訓練的小杜,體能是明顯有所下降,不過因為每次訓練的量都很足,所以身體的網路連結都有,大腦雙側分化也隨之得以發展。 

 

   所以觀察小孩的表現行為,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予小孩相對應的訓練,特別是要大力補充小孩左右側肢體的運動量,這樣既能促進本體覺和前庭覺的發展,也能很好地促進大腦雙側分化的發展。 並且從感覺統合的角度客觀正確地理解小孩的一些壞脾氣,能讓我們使用正確科學的訓練手段有意識地改變小孩這種暴躁情緒及行為。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嬌的哥哥十二歲,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虹井店, 在我幫阿嬌那批預約測評的孩子測評之前。 媽媽向我介紹他, 並且說這孩子已經七年級, 睡覺還咬被角。 我初見這男孩, 馬上看出他有較深的觸覺不足---與陌生人說話會緊張, 無法挺胸縮腹, 站姿不穩定, 肌肉能量不足。

 

    通過問孩子一些問題, 孩子告訴我他討厭數學, 語文算所有學科中最好的, 上課學習沒什麼困難。媽媽問我感統對他能有幫助嗎?我說: 因為他已經十二歲, 在調整期尾巴了, 如果量足夠, 仍能有改善, 但是改善程度需要靠意志力了, 因為髓鞘化是一輩子都存在的, 只是過了六歲, 如果刺激不再(), 連成的網路會消退, 不能像六歲前連的網路一樣, 一輩子存在。

 

    媽媽又問:能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嗎?我說:可以提升孩子數學的空間對應、圖形理解、其它需要回頭檢查孩子六歲前的神經記憶(感覺教育的質與量)

 

    於是我們約在總部幫哥哥做測評。前段的粗動作測評結果顯示:哥哥的觸覺和前庭覺都差一點點(, 但深), 導致本體覺尚未成熟;後段的精細動作測評結果顯示:哥哥的手眼協調和視覺空間感與同齡孩子落差較大。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身體各感覺系統嚴重發展不足時, 通常會有兩極化的表現: 一是過於敏感; 一是過於遲鈍, 而敏感和遲鈍的現象有可能會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出現。同時, 各個感覺系統的發展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任何一種感覺系統若達到中度以上發展不成熟, 最終將導致綜合感覺系統---本體覺---的不成熟。 本體覺不成熟, 大腦對身驅、手腳的形象就很模糊, 其表現行為則為非常典型的「笨手笨腳」, 亦即所謂的「發育期運用障礙」現象。

 

    我們的感覺系統中影響智力發展最直接且嚴重的就是前庭覺的發展。 而前庭覺的發展從胎兒就開始, 透過孕婦的身體活動帶動羊水的搖晃與震盪, 胎兒的前庭覺就開始與地心引力做互動, 逐漸發展成能夠説明穩定視覺焦距、辨別身體位置、調整身體姿勢以協調身體重心的重力感。

 

    造成前庭覺發展不足的原因大致歸納為:

1.    懷孕期間孕婦活動量不足、飲食不當(尤其是抽煙或喝酒, 造成臍帶收縮, 影響臍帶對營養的輸送)或長期頻繁的負面情緒;

2.    嬰幼兒時期搖抱不足、俯趴抬頭不足或爬行不足;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節錄自家長於網路諮詢內容】

圓圓媽媽
( 2012/11/4):

      王老師好啊!在嗎? 我最近觀察園園表現,沒有前段時間那麼喜歡動手打人了,但與小朋友一起玩的過程中,喜歡去搗亂。我舉個例子啊。在鄰居家小姐姐家,小姐姐的玩具比較多,也比較是大孩子玩的玩具,小姐姐拿了一個電子積木板出來,類似於物理電路圖玩具。很吸引園園的眼球,但是估計是不會玩,很想讓小姐姐帶著她玩。但小姐姐自己也邊玩邊看書還在摸索過程,不要讓園園去動手。這時,我就說:“園園不動手,讓姐姐先拚好一個電路圖讓燈泡亮了,我先看看怎麼玩,再去玩。好吧。” 園園不聽也不哭,就要拿一塊拚圖按在電路板上,小姐姐就要推開她的手,她的手就是不放,我把她拉過來後,園園又拿一本說明書去蓋在小姐姐在參考的書上面。小姐姐又要推開她,她就堵在那裡。兩個僵持著。小姐姐就叫我了,說:“阿姨,園園搞得我不能拚了。”我在旁邊又在勸園園,邊勸邊拉,拉是拉開了,但一會兒,又去找一個東西去搞破壞。

        我回家試想,我家園園一個愛哭,另一個不會自己玩。是不是不自信。我感覺她最喜歡有人帶著她玩,最好是一直有人帶領著她玩。。不會動腦筋、獨立去玩一個東西,或者是說玩玩具的興趣還沒有培養好。這跟從小就喜歡玩毛絨玩具有關,其它玩具不多有關係嗎?

        還有一個問題,我也很疑惑。就是,如何讓園園聽話做好規矩時而又不失孩子自我的主見呢。比如,在給園園做進餐與上床入睡規矩時,就很嚴厲的。讓她記牢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了,不能磨磨蹭蹭了。他後面能接受了,就會妥協說:“那好吧,算了。” 可有時在其它方面,比如遊戲時,她的觀點與我不一樣時,她也會妥協:“那好吧,算了。”還有,她想別人的玩具時,別人不給,她也會說:“那好吧,算了。” 我就在想,是不是我哪裡表述錯誤還是打壓太狠了,她也不堅持自己的主張與意見了呢。直接受妥協了。。。

 

惠心 王老師(1072216598):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的性格是建立在六歲之前, 三層感覺統合---

          第一層:生存能力的統合;

          第二層:視、聽和語言的統合;

          第三層:肌肉協調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的統合---順利發展的情況下, 在六歲左右順利完成第四層感情、情操、情緒、價值觀…等的統合而形成。

 

        如果前面三層統合不順利, 那麼第四層的統合也難以順利完成, 在人生之後的數十年則難逃身體智慧開發不足的影響, 不但不能和諧地與自己相處, 還會因此無法與人、與環境和諧地相處, 嚴重影響生命的舒展與成長。

 

        嚴重的觸覺不足不但會造成孩子自我認知不足、性格形成緩慢; 三歲前影響右腦直覺式吸收學習能力; 三歲後影響左腦理解力和左右腦合作產生的創造力的發展; 青少年之後, 在不當壓力下, 更容易因為自我價值肯定不足而做出自殘、輕生或對他人冷酷無情的行為。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感覺統合測評

 

    這裡所提的感覺統合測評其實是一項新發展的老技術。 它是針對過去一

二十年來坊間所採用的問卷測評、 簡單觀察測評及近幾年的高科技儀器測評

所產生的不足點加以改進和補充的。

 

    問卷測評源自愛爾斯博士工作室所提供而流傳廣用的, 其缺點在於家長並未接受過專業訓練, 對自家小孩的各項行為表現評估無法做到客觀標準, 許多關鍵細節也注意不到, 影響測評結果的判斷; 簡單觀察的測評方式即是我在本書的序言中所提到的 【執行層面的模糊】,  訓練師僅能大致看出孩子的感統不足現象, 無法針對各個感覺系統的發展狀況、 相互影響的順序、 整體發展傾向和影響其發展不足的環境因素做出準確的判斷, 因而影響到後續的訓練方案設計上的針對性; 高科技醫學儀器的測評結果僅能代表短暫時間內的片段事實, 而這片段事實背後的形成因素卻可以是十幾、二十種, 其中只要有幾個條件改變, 儀器上所測評出的結果可能也馬上就變了。

 

    上述的幾種常見感覺統合測評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的不足點----無法提供針對性訓練方案 而這部分卻是感覺統合訓練的核心, 真正能讓感覺統合訓練專業落地,  幫助孩子改變現況、更好地發展未來的重要關鍵。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前庭覺

 

    前庭覺系統、觸覺系統和本體覺系統並列為三大基礎感覺系統。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有三:

 

  1. 接受臉部正前方的視、聽、嗅、味、觸資訊,進行過濾及辨識後再傳入大腦;
  2. 接受身體各關節及肌肉所傳來的資訊, 來調整頭部的方向及重心, 同時指揮肌肉及骨骼做出正確的動作, 以維持全身的平衡;
  3. 過濾與篩選所有進入大腦的感覺資訊, 以保持正常腦壓及維持正常的腦功能運作。

 

    所以, 前庭覺有大腦門檻之稱。 前庭覺功能的成熟與否是和大腦功能的成熟與否密不可分的。 更多的前庭覺敘述, 我們也將在後面前庭覺章節中詳細說明。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觸覺

 

    觸覺是全身神經細胞最多的感覺系統, 它遍佈身體的各個部位, 神經細胞的形狀也是最多樣的。更重要的是, 觸覺系統是所有感覺系統的基本感覺通路, 它的發展完善與否影響了其他感覺系統的發展。

 

    觸覺刺激的滿足除了可以説明其他感覺系統的發展外, 還可以安撫情緒、促進血液迴圈、調整體溫、提升免疫力。更多的觸覺相關敘述, 我們在後面觸覺章節中將詳細說明。

 

    觸覺不足的現象早在幼兒時期就可以明顯看到, 例如: 愛哭、情緒轉換困難、怕生、打人、咬人、有戀物僻、膽小、容易受驚嚇, 或打針不哭、摔跤不疼、愛扔東西或推倒積木、人來瘋、自己打自己的頭或拿頭撞地等。

 

    但是由於感覺統合觀念不夠普及, 許多家長會誤認為這些都是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產生的行為, 長大就會好。 事實上, 小時候不做感覺統合訓練來調整, 長大以後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 例如: 愛哭和怕生會變成壞脾氣, 打人、咬人會變成愛打架, 有戀物僻會變成安全感不足、自我認知不清, 膽小和容易受驚嚇會變成體弱多病, 疼痛感不足會造成安全意識薄弱, 愛扔東西會變成習慣性破壞行為, 人來瘋會變成容易興奮而喜怒無常, 自己打頭或撞頭會變成疑神疑鬼、不容易專注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味覺

 

    味覺和嗅覺同時影響了我們對生活品味的要求標準。 良好的味覺系統讓我們能夠面對美食細嚼慢嚥, 讓我們能夠在感受食物美味的同時, 產生愉快和滿足的心情, 通過愉悅心情的刺激, 大腦會產生讓人放鬆的內分泌, 借此調整各部位緊張的狀態。

 

    味覺的刺激還影響到大腦對口腔發音器官的管控能力, 從小缺乏咀嚼訓練, 常食流質細軟食物的孩子, 通常會有語言發展緩慢及挑食、偏食現象。

 

    從小被餵食到大的孩子, 不但精細動作能力發展不足, 對正常吃飯也極不感興趣。 因為被餵食過程中, 家長常常按照自己的感覺來要求孩子進食, 不論在速度、飯量、味道或菜色上。 許多家長把餵食孩子當成艱巨的任務, 導致孩子吃飯的氛圍相當緊張, 孩子越吃越消瘦。

 

    另有餵食孩子的家長, 為了讓孩子安靜地把飯吃完, 常常在餵飯過程中提供玩具給孩子玩或打開電視給孩子看, 造成孩子食不知味, 培養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

文章標籤

huixin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